病死的。
章武元年(221年),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后,于成都稱帝,國號“漢”,年號“章武”。同年,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,發兵討伐東吳,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。
孫派遣使者前來請和,劉備大怒不許,吳將陸遜等屯兵秭歸,被蜀將吳班擊破。劉備軍占據秭歸,派遣馬良聯合武陵五溪蠻夷。
章武二年(222年)春季,劉備派遣黃權督江北水軍,自率陸軍進軍。秋七月,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,將軍馮習、張南、傅肜、程畿等戰死。劉備退至永安。孫權聽聞劉備駐扎白帝,非常害怕,派遣使者請和,劉備同意。
章武三年(223年)三月,劉備托孤于諸葛亮,夏四月二十四日(6月10日),劉備病逝,享年六十三歲。謚號昭烈帝,廟號烈祖,葬惠陵。
擴展資料:
劉備生平大事介紹:
1、赤壁之戰
赤壁之戰,是指東漢末年,孫權、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(208年)在長江赤壁(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)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。
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、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,是三國時期“三大戰役”中最為著名的一場,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,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。
孫劉聯軍最后以火攻大破曹軍,曹操北回,孫、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,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。
2、夷陵之戰
夷陵之戰,又稱彝陵之戰、猇亭之戰(猇亭[Xiāotíng],古地名,在今湖北宜都北),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,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例,也是三國“三大戰役”的最后一場。
章武元年(221年)七月,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后,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,揮兵東征東吳孫權,氣勢強勁。孫權求和不成后,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、避免兩線作戰,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。
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,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,更在章武二年(222年)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。夷陵之戰的慘敗,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后又一次實力大損。
語音朗讀
劉備是怎么死的(劉備因為什么死的)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